黔东南州金融办:
州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23号提案《关于加快我州民营企业融资平台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后,现将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落实,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紧扣服务主题,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2018年3月底,全州民营企业发展到37686户,从业人员达到27.23万人,注册资本1945.25亿元,帮助民营企业融资 72.52亿元。
一、充分运用工商职能,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一)积极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指导民营企业利用抵押、质押担保进行融资。去年以来到今年一季度,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已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80 宗,帮助企业融资11.5亿元;开展股权出质登记271件,被担保债权数额达30.41亿元,大大地增强了全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推动我州民营企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积极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服务。商标质押融资是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商标质押登记,可以帮助企业盘活商标无形资产,拓展融资渠道,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我局通过黔东南商标受理窗口、企业回访和“3.15”、“4.26”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向企业宣传《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程序规定》、《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暂行办法》,使其了解商标质押贷款的法律依据、具体要求、办理程序,提高企业商标质押意识,助企业融资途径,截止3月底止,共引导商标质押登记咨询26人次。
(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引导建立专业的财务会计代理机构为企业提供实惠的代理服务,做好融资、投资等理财决策,提高融资实力。
(四)鼓励现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成立担保公司,开设绿色通道,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注册登记担保公司。由于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受信誉度不高、企业规模小、贷款担保机构少等因素影响,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和其它融资渠道的支持,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全州新注册经营范围涉及担保业务的企业15家,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咨询等服务。
(五)积极扶持微企发展,解决微企融资难题。为了进一步帮助微企解决融资难题,近年来,州工商局一直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一是与金融办、人行、银监等多部门联合推出“银企见面推荐会”机制,架起微型企业与银行的沟通桥梁,通近几年多努力,举办了多期的“银企见面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二是建立微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着力推动“一个体系”和“两项机制”;三是采取政策叠加的方式建立“打捆贷款”机制,将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就业担保贷款和“3个15万元”金融机构贷款组合运用;四是与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了《政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农商行对微型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该协议主要针对破解“融资难”。
至2017年12月,全州微型企业贷款金额共计30..97亿元。
二、为了认真落实此建议,更好推动我州民营经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宣传、强化服务。针对全州经济发展的压力和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根据企业发展和经营情况,找准服务方向,走访重点企业、发放动产融资调查问卷等形式,摸清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问诊把脉。大力宣传《物权法》、《担保法》以及《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股权出质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动产抵押物登记、股权出质、信用担保等与企业融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提高动产抵押融资意识,学会并利用动产进行抵押融资,使更多的企业负责人广泛深入地了解采取这些方式进行融资的优势、程序及操作规程,从而为其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拓宽融资思路。
(二)强化职能、破解难题。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将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紧扣职能,想方设法,采取“三押一推”措施,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即结合企业实际,综合运用商标专用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等多种方式融资解困,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融资平台,助企融资解困,解决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问题。支持企业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产品、产成品等动产抵押融资,以“资产”换“资金”。以股权出质融资,把静态的股权转化为动态的资本,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换取“真金白银”。
(三) 优化环境、高效服务。抵押登记服务“直通车”通道,优质、高效服务。对有注册登记担保公司或有融资意向的民营企业,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安排专人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对企业急需办理的融资项目,坚持随到随办、当场办理制度,对材料齐全的企业,即时提交、即时审核、即时办理,最大限度简化登记手续,为企业提供便利。
(四)强化协调,搭建平台。主动加强与银行、担保公司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联络沟通,及时掌握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利用登记注册、合同信用、监管信息等资源优势,向各大金融机构积极推介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信用指数高的优秀民营企业,特别是“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著名商标企业,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贷款方案,为“银企对接”当“红娘”。既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题,又解决了金融机构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惜贷”问题,降低贷款风险,形成银企“双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强化引导、育小扶微。一是引导微型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多方给力,把如何提升微型企业的发展质量作为共同目标,逐步引导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从而缓解企业融资能力弱的现状。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针对微型企业贷款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在确保贷款必要手续完整的基础上,从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出发,简化贷款流程,这有利于加速企业贷款资金周转循环频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双赢。
2018年5月31日
联系人:伍治辉联系电话:8222692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员会
黔东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2018年5月31日印发
共印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