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州地理标志申报与应用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就建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培育申报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州地理标志商标现状
截止2017年底,全州商标有效注册总量6135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分别是从江县2件:从江香猪、从江椪柑;施秉县3件:施秉太子参、秉施头花蓼、施秉白洗猪;三穗县1件:三穗鸭;麻江县1件:麻江蓝莓)。
二、我州地理标志商标发展的特点
1.商标总量小,成功申报地理标志的商标更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州共有有效注册商标6135件,只占全省有效注册商标的5.18%;二是本州地理标志商标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占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的0.12%;与全省比,黔东南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占全省地理标志证商标(65件)的10.7%。
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不平衡。在黔东南的16个县市中,只有从江、施秉、三穗、麻江等4个县取得经核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而其他12个县市仍是空白。
3.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市场效应明显,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从江椪柑”、“从江香猪”:目前,从江县共有13万人从事椪柑种植,有11万人从事香猪养殖,有65户创办微型企业,初步形成香猪规模养殖。
“三穗鸭”:三穗县把鸭产业作为该县的主要产业来抓,创建鸭产业示范区,全县鸭养殖420万羽,其中蛋鸭存栏10万羽,商品鸭出栏370万羽,共培育鸭企业32家,发展规模养殖场100余个,规模养殖户600余户,带动2000名农户脱贫致富。
“施秉太子参”:种植药农发展到5.5万人;农民人均收入由4600元增加到10000元。
“施秉头花蓼”:种植药农发展到1.38万人,农民人均收入由2068元增加到3165元。
施秉“白洗猪”:农民养殖收入从注册前的每年4000元增长到每年6000元,带动了2100人就业。
“麻江蓝莓”:引进和培育蓝莓生产种植企业29家,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20个,专业大户52户,销售企业3家,小型加工企业4家,种植户1640户(其中贫困户612户),吸纳务工农民6000余人。此外,麻江县蓝莓种植基地除草、修剪、施肥共吸纳约1500名以上群众(其中贫困户约350名左右)参与务工,每名群众通过务工实现平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三、当前我州在培育和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思想认识有误区。有些地方由于对《商标法》中规定的“团体、协会或其他组织名义注册”的集体商标的“商标所有人”理解为不是当地政府,担心以后政府难以控制,因而对协会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取不支持态度。这使有些品质好、社会知晓度高的农特产在品牌创建中受到有些地方政府的限制。
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困难。由于历史、地理、交通、信息等方面原因,我州许多特色产品虽然品质好,很有发展地理标志品牌的潜力,但由于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少有能够满足全省、全国消费者普遍需求的能力,品质好但数量少的尴尬现象难以得到改变。
3.商标品牌激励政策兑现没有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府发〔2011〕36号)、《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党发〔2017〕7号)等品牌激励性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对获得有关商标品牌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激励政策虽然只有部分兑现,大多数县市至今都没有兑现,这使政府的政策诚信在一些企业人员中产生消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人的积极性。
四、工商部门在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积极推动将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在州工商局的积极推动下,州人民政府于2015年批转了州工商局拟定的《黔东南州“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品牌建设工作方案》,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有关品牌培育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县,下发全州各县市执行。
2.加强调研和指导。州工商局每年4-6月,派出工作组有针对性的深入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指导企业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并积极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
3.明确目标,制定发展推进计划。根据我州商标工作实际,州工商局每年年初都印发《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计划》,要求各县(市)局、开发区分局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认真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商标培育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商标发展推进计划。
4.开展商标品牌业务培训。针对我州农产品商标意识不强,注册滞后,经营商标理念差,无商标品牌意识等实际情况,州工商部门每年都举办至少一期商标品牌培育业务培训班,对全州工商部门的商标品牌管理人员及重点企业的品牌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自2010年以来,仅全州各级工商部门共举办了各类商标品牌培育业务培训班35期,培训工商部门商标服务人员693(人次),培训企业商标品牌工作人员 637(人次)。
5.重点帮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创建。根据各县市实际,重点帮扶有条件的企业打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一方面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商标代理机构,为其牵线搭桥,促成双方就申报品牌达成合作;另一方面又主动请求上级商标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深入到企业实地指导,为企业创品牌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2016年以来,先后邀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省工商局商标分局局长、副局长及贵州省华信商标代理公司等上级领导和商标专业人员到我州指导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发展工作。
6.加强督促和检查。围绕我州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服务“三农”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地理标志商标品牌。重点督促有关县市抓好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建设,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力度,加强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逐渐形成特色品牌产品系列化。近年来,我局把督促“麻江蓝莓”、“麻江红蒜”、“锦屏茶油”、“雷公山茶”、“黎平山茶油”、“黎平雀舌”等具我州特色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作为商标工作的头等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由局领导带领商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企业进行督促检查,调查研究,和企业代表、相关部门进行座谈,现场指导和督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培育和申报工作。
五、新常态下加强我州地理标志商标申报与应用的工作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帮助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创品牌意识。为了确保我州能与全省、全国到2020年同步小康,我们要将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转变农民增长方式与扶贫攻进行有机结合。加大力度培育我州特色农产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大力支持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明确目标,加大扶持培育农产品企业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力度。要按照“十三五”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按照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目标任务,2018年,我州计划新增注册商标600件。其中,拟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件,力争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工作在全州16个县市全覆盖。
3.加大商标培育宣传服务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我州农产品地理标志证商标战略的宣传;做好《商标法》的宣传,将此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扎实推进工作开展。2018年,继续利用黔东南日报、黔东南电视台等州内主要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在我局商标受理窗口的设立、咨询、服务,为我州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和应用搭建平台。
4.大力推进商标品牌申请注册便民服务工作。在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局申请,省工商局支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黔东南商标受理窗口”已于2017年3月1日正式落户黔东南。随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受理窗口落户黔东南,为我州商标申请人(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能为商标注册申请人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商标注册受理、咨询等服务,及时解决商标注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企业赢得更多商机;同时大大缩短申请时间,减少申请成本支出,提高商标注册效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受理窗口的服务优势,在人员配备、办公场所安排、经费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都予以优先保证,确保窗口便利化服务的正常运转。
5.用好用足激励政策,激发我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和应用的热情。根据《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党发〔2017〕7号),我们要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督促各县市政府按照州委州政府的文件要求,对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团体或组织予以及时足额兑现补助奖励。
6.进一步加强调研,挖掘我州特有农产品资源。我州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注册工作,落后于发达地区,为了实现地理标志较大的突破,下步将开展大规模的农产品资源大调查,挖掘出相对具有地理标志特点的农产品,并建立地理标志培育储备库,以储备库中的农产品为依托,查找历史资料,翻阅史志年鉴,寻找该农产品的历史渊源和性质特点等工作,为培育申报工作打好基础。
7.科学谋划,确保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有序开展。我州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形成了麻江蓝莓、麻江红蒜、丹寨富硒米、丹寨韭菜根、黎平山茶油、雷公山茶、锦屏启蒙酸菜等地方特色浓郁的农产品,但特色产品“名气大”与特色产业“规模小”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区域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经济工作的成效。因此,从我州州情和产业实际出发,我们要科学谋划,既要积极主动汇报,争取得到州委州政府的重视支持,又要根据各个农产品的实际情况,选准好项目,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进行研讨论证、技术咨询,协助专业技术人员抽样、检验、撰写组织申报材料,与上级部门搞好沟通汇报,扎实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环节中的形式审查和技术审查等基础性工作,主动联系商标品牌服务机构,为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人(企业)产品与服务机构牵线搭桥,更好地为农产品品牌申报提供优质服务。
8.加强监管,维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品牌形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片,它在经济活动中能够起到宣传、推广、保护、证明的作用。但也容被一些非法人员仿冒、盗用等侵权。所以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尤为重要。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不受侵犯,对非法冒用等商标侵权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保护好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推介,学会在适当场所通过适当方式推介本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提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尽力改变本地人不知本地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用本地地理标志产品的尴尬现象。
非常感谢您对我州地理标志商标申报与应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为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黔东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7年4月9日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正祥联系电话:8277115)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员会
黔东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2017年4月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