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微型企业主杨木辉养猪带出民富村美
——天柱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成效侧记
天柱县邦洞镇鱼塘兴起养殖场是杨木辉于2013年4月投资18万元创办的一家微型企业。该养殖场占地600多平方米,能养猪300多头。主要靠自繁自养,他养殖的母猪14头,平均每年生产猪崽近300多头,销售商品猪80多头,年收入超过20万元。
43岁的杨木辉,虽然个子矮小,却能干大事。他感慨的说“养猪不仅仅是养猪,讲究的是人要有能吃苦的精神,要有一个开窍的头脑。人只要有了吃苦的精神,开窍的头脑,不管做什么,都一定能成功”。他的目标不紧紧是让个人致富,还要带动全村的百姓致富。他把自己的养猪技术,免费传授给本村的养猪户,织云村附近的村民纷纷发动在外打工的家人返乡创业,回家养猪。在他的带动下,全村300多户村民掀起了养猪致富的热潮,平均每户年出栏生猪15头。全村涌现出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4户,全村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杨木辉不断鼓励全村百姓要想脱贫致富就要积极创业。村民杨才波受其养猪理念影响最深,触动颇大。他说,杨木辉养猪成功,我养鸭也一定能成功。2014年初,他和妻子厌倦了打工生活,看到杨木辉养猪成功了,也决定回家干一番事业。他夫妻俩投资6万多元,在鱼塘片圭优湾流转土地10多亩,加上闲置的河道荒滩,干起了养鸭事业。杨才波夫妻俩,学着杨木辉的样——勤,一年下来,他夫妻俩销售土鸭6批4000多只,销售鸭蛋2万多个,年收入12万多元。目前,村里有养鸭大户6户,户均增收3万多元。
杨木辉养猪,不仅带动了村里的养猪、养鸭事业,还带动了村里的稻田养鱼。他的养殖场规模大,猪粪多,为稻田养鱼提供饵料。他租田4亩,搞起了稻田养鱼,年产鱼600多斤,收入近2万多元。立冬过后的织云村鱼塘片,并没有半点冬天的萧条,反而显得格外热闹。在邦洞镇鱼塘片区,准备养鱼的农民挥舞着铁铲正在修筑堤坝;已经搞好的稻田养鱼区里,农民正在捉鱼准备出售,实现了夏秋稻鱼双丰收,冬天鱼儿跃龙门的景象。织云村总支书潘万平说,这都得益于鱼塘片的杨木辉,他不仅自己靠养殖当了大老板,还带动村里的其他村民走上种养致富之路。
谈到未来的发展,杨木辉满怀信心:“我已经享受到了政府好政策——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带来的实惠,我准备充分利用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和大伙一起,建腊肉、腌鱼、烤鸡、烤鸭等土特产加工厂,充分发挥互联网+兴起的农村电商销售模式,把产品弄到网上去,实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大伙早日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