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场监管局关于州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52J26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州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 2023-09-07 10:22

尊敬的余恩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平台加强执法监管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过我局与州公安局、州网信办进行充分的沟通研究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促进网络交易市场健康发展。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市场交易也暴露出诸多的突出问题,《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有效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范了网络交易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子商务的快速成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由于法律普及不到位,加之电子商务入网门槛低,导致网络交易中出现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扰乱网络交易市场秩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开展网络市场各类专项整治,是打击网络交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抓手,既规范了网络市场秩序,同时又促进电子商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注重日常监管,持续净化网络市场环境。督促各(市)局加大对网络交易经营者的检查监管力度,对网络交易平台数据库中的网络市场主体开展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商家证照公示、广告宣传、商品质量、价格、标签等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民生领域重点商品强化监测监管,突出对节假日、网络购物节等网络集中促销节点的监管,结合消费者和社会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定向监测。

)开展行政约谈,压实平台责任。我州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发展缓慢,从省局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看,我州交易类平台有3个,全州有美团外卖平台企业16户、饿了么外卖平台企业5户,均为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的代理商,负责辖区内外卖餐饮商家的入驻及管理工作。各县(市)局采取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方式压实平台责任,督促平台落实亮证亮照经营,履行平台管理责任,对入驻的商家资质严格把关,要求定期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信息。对外卖平台经营者开展行政约谈、行政指导16次,平台签订《依法合规经营承诺书》22份。对平台不落实主体责任的依法立案查处。

)紧盯网络交易线索处理,依法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涉嫌违法线索处置流程及时限,对网络交易监测平台推送的线索跟踪办理、逐一核查,严禁整改替代行政处罚。2022年以来,办结省局网络交易监测平台线索128条,立案查处11条。

)强化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网络市场涉及监管部门较多,各部门在网络交易监管中所担负的职责各有不同,做好网络交易监管,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加强信息共享和协查协办力度,树立“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工作理念,形成监管合力。我局正在协调建立网络交易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形成联合监管制度,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共同做好网络交易监管工作。

及时处理投诉举报2022年12315投诉举报平台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37464件,其中咨询27124件、投诉7391件、举报2949件,办结10134件(投诉7281件、举报2853件),雷山西江投诉举报86件(投诉77件、举报9;从信息来源看,拨打12315热线电话34104件、推送互联网端3325件、来人来函35件。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未出现超期案件。

(七)强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立黔东南州旅游市场秩序工作专班,针对旅游市场乱象开展专项整治。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攻坚克难、全面规范,坚持联合执法、综合治理,持续规范和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景区景点住宿、餐饮价格公示制度,不断提升广大旅客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促进我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八)积极主动向省州领导汇报,加强与平台公司对接

因美团、携程飞猪等线上平台总公司都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我州不具备管辖权,导致无法督促平台公司落实市场主体责任,造成基层监管部门对线上平台总公司监管困难,我局在未收到代表建议前都一直高度重视这一类问题。近期,我局吴建良局长在参加州旅游工作会议时向州领导汇报过相关问题。副局长兰政英和消费网监科杨军科长于今年3月28日在贵阳市参加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网络交易监管工作会,在研讨会中各地、州提出了主要工作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到网络平台及经营者底数清情况明,实现线上线下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管。二是强化协调机制建设,完善跨区域监管、执法及投诉机制建设,强化监管效率。三是尽快出台经济规范性文件,修订《电子商务法》等与网络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以满足新形势下监管要求。

)推进“事前预警,事中防御,事后响应”网络安全理念。黔东南州公安机关积极争取专项资金60万元,建成黔东南州大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探针部署拓展与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和数据源对接融合,构建实时网络安全态势数据库,对属地网络资产进行实时监测。平台建成以来,已实现对州内239家重点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先后预警本地重点涉网单位高危主机安全漏洞776个、网站漏洞525个。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2023年以来,累计出动警力80余人次,开展网络执法检查50余次,检查网络运营单位120余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98余份,行政处罚107家,关停网站平台10余个,及时发现州内网络平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确保网络数据安全。  

及时处置涉旅舆情州委网信办将旅游市场工作纳入网络舆情专班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共监测处置涉旅游市场网络舆情16起,主要反映景区商业化严重、物价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其中涉及线上平台的网络舆情有“网民质疑西江千户苗寨五一酒店上涨十倍是否正常”“黎平县肇兴烟雨侗乡民宿退订客房问题”“游客提前十天预订西江景区酒店却'查无此单’,要求'退一赔三’遭拒”等,以上信息经线上线下联动处置,得到有效化解,总体来看,全州网络舆情整体态势平稳。一是加强信息收集。针对有关平台存在的违规信息,及时收集并向贵州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供。积极参与国家网信办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督促指导生活服务类平台树立正确的办网导向,切实提高对信息内容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社区规则,确保网络生态良好,为广大网民营造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二是加强协调联动网信、市监、文旅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及时回应关切,避免混淆视听,确保旅游市场工作有序推进和社会大局稳定。三是加强线下处置。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快速处置,接到网信部门的网络舆情线索后,要第一时间开展线下核处工作,避免因反应处置不及时引发舆论炒作。开展线下工作切忌简单粗暴、推卸责任,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和诉求要及时帮助,避免因游客正常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导致矛盾升温。

二、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市场主体数据不够完善。由于网络市场主体不在市场监管部门备案无法有效掌握辖区内网络市场主体数据,目前只能依靠省局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的数据库来开展检查,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受条件的限制,暂时无法将网络订房、抖音快手用户纳入数据库中进行监管,涉网主体信息采集工作有待完善。

(二)监管手段跟不上网络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网络售卖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广,销售手段也变换无穷,网络市场检查监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网络交易监管的难度极大、风险较高。当前网络市场检查监管是靠人工搜索巡查,检查量巨大,检查监管效能极低。

(三)网络案件查处力度小。部分县(市)局执法人员对查办网络案件的思路不够清晰,对电子证据取证方式方法不够了解,对网络案件的办理有畏惧心理。导致网络案件查处力度不够,罚没金额较少,威慑力不强。

(四)网络平台对接困难。针对建议中提到的西江景区住宿行业入驻美团、携程飞猪等线上平台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平台开办者、数据接入地都不在本地,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我州不具备管辖权,平台在州级也没有设置分支机构,出现问题与平台总的对接工作较为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高度重视网络市场检查监管工作,认真查找在履行网络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市场监管部门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网络市场监管职责,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深化网络市场监管工作。明确细化网络交易监管成员单位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职责,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原则,加强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商标等科室的沟通,努力提高网络市场监管能力和本领,强化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把网络案件的查办作为网络市场监管的重要工作,加大网络案件查处力度,及时监测、排查网络相关信息,扩展网络线索获取渠道,在打击网络违法行为上下功夫,积极主动与省外平台公司对接,将基层监管执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省局反馈,寻求省局的指导帮助,促进网络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州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按照您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和监督。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附注:依申请公开

联系人:杨军  联系电话:0855-8237315

                                           州市场监管局

                                         202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