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场监管局关于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02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 2021-09-02 11:04

州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地理标志产品开发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州地理标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全州地理标志基本情况

我州目前地理标志共53件,分为市场监管及农业2个渠道,呈三种保护方式:一是市场监管渠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州共19件;二是市场监管渠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州共13件;三是农业渠道“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全州共16件。各县市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将区域内特色产品纳入年度知识产权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地理标志的申报和保护。

二、推动品牌建设方面

目前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安排,全力支持“苗侗山珍”品牌建设,我州53件地理标志均为初级农产品及特色食品,可全部列入“苗侗山珍”系列产品名录。按照州政府“苗侗山珍”品牌建设工作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结合“苗侗山珍”协会整理的“苗侗山珍”相关产品信息库,提出商标注册建议,目前已指导申请70件商标,获准注册40件,批准使用商品/服务项目381个。二是指导协会将前期注册的“苗侗山珍”5件商标系列商标转让到“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行业协会”名下,统一商标持有人。三是做好商标申请跟踪服务指导,将“苗侗山珍”商标情况工作提示发到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行业协会,指导申请人做好被驳回、抢注等工作事宜。四是帮助建立苗侗山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苗侗山珍行业协会拟定《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商标使用台账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商标的印制、发放、使用等流程,以期“苗侗山珍”商标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印象,进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我局将持续指导符合条件有使用意向的市场主体,比照“苗侗山珍”做好“姜央圣蝶”公共商标品牌知识产权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运用管理保护培训,提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及保护能力;帮助“姜央圣蝶”商标持有人开展商标运用管理,维护“姜央圣蝶”区域公共品牌;按照牵头部门要求和统筹做好公共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方面

一是鼓励地理标志持有人开展地理标志产业化,市场监管渠道组织11件地理标志申报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级立项资金520万元;农业渠道“从江香禾糯”“从江香猪”“黔东南小香鸡”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立项资金达1300万元。二是积极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贵州省开展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核准试点,组织21家企业完成申请、更换新标志。通过地理标志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带动产地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工作打好可持续发展基础。

四、地理标志标准制定方面

主持或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有机蓝莓鲜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2项。制定发布州级地方标准《麻江蓝莓 综合标准体系》、《麻江蓝莓 育苗技术规程》、《麻江蓝莓  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麻江蓝莓 采收、包装、贮运技术要求》、《麻江蓝莓 观光园基本要求》、《有机蓝莓 扦插苗培育技术规程》、《有机蓝莓  栽培技术规程》、《有机蓝莓  果实采收、包装、贮运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生产技术规程》9项。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是2013年全国优质示范区。下一步,积极指导编制蓝莓产业标准体系,根据标准体系中存在标准空白的部分,及时制定符合我州蓝莓产业发展的标准。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将以我州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对象,开展互联网推广、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地理标志产品的销售渠道,联合各部门重点讲好地理标志文化故事,并探索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优质模式。二是联合农业部门做好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工作,学习借鉴好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力争将我州地理标志产品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三是继续做好向上级地理标志产业化相关专项资金争取,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化良性发展。

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

                           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