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全州市场监管系统立足职能,以便捷优质服务和公平竞争环境,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促增收。
一是深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着力扩大残疾人创业就业规模。推动出台《黔东南州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强化政策支持、服务扶持和要素保障,助推经营主体稳步恢复、回升向好,全力扩大残疾人创业就业规模。截至2024年6月底,全州经营主体总量39.4万户,其中:企业8.09万户、同比增长3.35%,企业占比20.53%;今年1月以来,全州新设立经营主体2.18万户,新设立企业4664户。
二是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着力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便利化条件。推进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改革,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有效利用实名身份验证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企业登记无纸全程电子化办理,实现企业登记注册“零见面”。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动落实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日办结”。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着力破解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
三是强化机动车检验检测,着力为残疾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联合州公安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交通运输局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和不实检测报告,以及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数据结果等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全州累计检查机动车检验机构84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8起,罚没款14.57万元。
四是强化电子产品监管,着力为残疾人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玩具、电子产品等CCC认证目录内产品监管,加大对无证出厂、销售CCC认证目录内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024年以来,以电线电缆、电路开关、儿童用品、消防产品、家用燃气器具、室内加热器、电子产品、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汽车等强制性认证产品为重点,累计检查生产企业5家次、流通领域销售企业(门店)11898家次,检查发现存在问题企业351家次、立案查处333件,罚没款合计27.43万元。
五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着力保障残疾人身心健康。深入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全州共计立案查处肉类产品违法案件22起,结案11起。以高速服务区、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农批(贸)市场为重点开展食品风险隐患排查,检查流通领域各类市场917个次,检查超市和食品经营户12370户次。开展网络餐饮治乱“铁拳”专项行动,检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3105家,约谈网络订餐平台28次。2024年以来,全州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一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截至6月下旬,共查处298起违法案件,罚没款116.61万元。
六是强化支持体系建设,着力为残疾人提供技术保障。遴选拥有高价值核心专利或知名商标品牌的健康医药类企业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审,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拨付资助共30万元,助力健康医药类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残疾等人群提供医疗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