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12315关于珠宝首饰的消费提示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珠宝玉石与贵金属饰品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古文明中占据重要位置,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拥有非常成熟的市场,消费面广,成交额大,生产及经销商众多。

在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珠宝玉石与贵金属饰品具有的保值及装饰功能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之引起的消费投诉也呈上升趋势。结合近年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贵金属及饰品抽查检验的情况分析,目前,贵金属市场上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以次充优,比如贵金属首饰饰品含量达不到明示值;

2、以不规范的名称定名珠宝玉石饰品,比如以“佛雕刻件”来定名翡翠挂件;

3、标签标识不规范,比如饰品标签中未正确体现标准中规定的内容。

4、贵金属饰品中无材料及其纯度印记等。

消费者在购买珠宝、贵金属首饰时,除了关注其的款式、价格外,还要注意:

(1)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选择大品牌商品;

(2)索要购物发票和产品的检验证书。“鉴定证书”是珠宝黄金首饰的“身份证”。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大做文章,有“克隆”的,有移花接木的,普通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上当受骗。

(3)核实确认商品标签、商品合格证明上重量与实际首饰产品的重量,明白消费、放心消费。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1887-2012规定,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中,明确规定贵金属首饰命名内容应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

(4)防止首饰镶嵌遮“百丑”。一些商家往往通过镶嵌的方式让首饰显得很“高档”。同时,在景区、旅游景点购物防止“偷梁换柱”,展柜里的展品、样品为真品,但实际购买的为假货,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分两者的差异,买回来的东西与在景点看见的不相符。

(5)认真甄别,莫被虚假宣传误导消费。“天上不会掉馅饼”,在购物时要货比三家,先上网查询相关知识或者价格,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轻信商家的“打折、降价、首克黄金1元”等类似宣传,尤其是商场、超市购物抽奖活动,往往凭一张购物小票都能抽到一等奖、而且折扣大,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理;但中奖产品大都价格虚高、华而不实,产品质量难保障,而且抽奖方、销售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后续维权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