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农村食品安全屏障,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剑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网格化监管”为核心抓手,全面打响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及肉制品专项整治攻坚战。通过高位推动、全域排查、严格执法、精准宣教的组合拳,构建起全链条治理闭环,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高位部署,织密责任网格体系
局主要领导牵头召开专题部署会,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及肉制品整治列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全域覆盖、责任到岗、监管到人”的工作准则。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构建“局领导包片、网格定责、全员参与”的监管体系——将县城区及革东分局划分为5个核心网格,由副局长及党组成员担任网格组长,实现“一人牵头、一组联动、一域负责”的精准管理模式。为确保整治实效,建立每日调度机制,各网格组于下班前通过工作群汇报当日排查进度、问题线索及处置情况,主要领导亲自审核研判,对疑难问题当场调度解决,形成高效闭环管理。
二、全域排查,筑牢安全防护屏障
各网格组深入辖区开展“地毯式”排查,聚焦农村集贸市场、村口小卖部、小餐饮店等重点场所,围绕儿童食品、散装零食、酒水饮料、调味品等高频消费品类,创新实施“三查三看”工作法:查主体资质,看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齐全有效;查进货渠道,看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查产品质量,看是否存在过期变质、标签残缺、仿冒知名品牌等问题,全方位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三、严格执法,斩断违法流通链条
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零容忍原则,对排查中发现的违法线索实施快查快办。此次专项排查行动中,目前全县累计排查农村食品经营主体176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进货台账不规范、食品未按规定储存等问题6项,立案查处8起,查扣过期食品120余公斤,以强有力的执法力度斩断假冒伪劣食品流通链条。
四、精准宣教,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将宣传引导贯穿整治全过程,各网格组针对食品经营者开展“一对一”普法宣传,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进货查验、标签规范的具体要求,张贴《食品经营店落实主体责任指引》,指导经营者识别假冒伪劣食品及肉制品特征,切实提升经营者合规经营意识,从源头推动形成规范经营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剑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网格化监管模式,常态化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排查整治,以更精准的监管、更有力的举措,切实守护好农村群众的饮食安全。